分享人简介:
曹晓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老旧社区综合改造”研究中心主任
建筑师曹晓昕通过教学、科研和实践的多个案例分享了自己对于物性认知的感悟,从包豪斯到艺术史的分析将物质技术的创造性归结为设计创新的根本性,认为物性能量的释放会超越人主观意识对于设计的作用,物性的认知也是跨越边界的根本手段,近两千年前嵇康提出的“通物性而审贵贱”恰恰也是面对当代社会建筑师的一种自省!
分享实录:
一、一件PU大衣带来的思考
我从小就对各种小设计感兴趣,10多年前我自己设计了一件大衣,采用了当时最新的一种人造革——PU。以往人造革具有匀置的特点,而PU材质是不匀质的,比如一块地方皱的多,另一块地方皱的少,这就导致了大衣整体效果呈现和真皮无异。这样有趣的新材料带给我一些思考:大部分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每天都在画图、谈论人和空间,却忽视了从材料本身来思考。
服装设计师50%的时间都在跟面料打交道,米兰设计周背后也是由材料商在推动,只不过设计师和模特走在了台前,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材料和工艺。所以我在想,我们现在每天琢磨各种空间、看设计师的书,这样做是对的吗?
我们可以看到,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做的窗户设计也是在思考玻璃和几合秩序,如何将各种器具和连杆做成一套讲求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的系统。当时的包豪斯教育方式是让所有学生进各种作坊里实操学习,这与我们的教育体系完全不一样。
二、通物达器的背后逻辑:技术伦理
教育在美国是一个产业,现在已经被资本异化为天天拿着笔画图,拿着鼠标谈一些比较虚的东西的情况。所以我常常思考:我们能不能再回到那个动手的状态?我认为“通物以达器”。
我工作室名字叫“大器”,就是通物达器的谐音。它背后的逻辑就是技术伦理,我们在评价一个体系时往往是从所谓的文化高度提出的。比如我们都认为宋唐是木构的最高峰,因为它尺寸大、木头大,大头拱,而宋唐之后走向衰落。
我的观点是明清的木构建筑是在发展的,它的高度、体量和跨度都在增加。后来说木构退化只是因为斗拱变小。
这背后还有另外一层逻辑,做过木工的都知道板不能做成整张。如果不懂木头这种材料,一上来就做整张板,那么最后一定会裂。这种自然的材料用几个成新板、几个框、榫卯可以化解一些变形,这是特别有意思的。我们可以看佛光寺的开裂,基本都在15公分到20公分左右就会裂一个纹,不同的木头裂的纹路不一样,但都是这个尺寸。明清的斗拱尺寸变小,不再裂开。我认为这个体系是在不断地发展,一套体系的发展其实不是所谓的不太懂工艺的人评价的变小。
三、桌子
受这些启发,我把木头废弃材料用胶一粘做成了桌子。这个桌子用一般的木板做不出来,因为跟工艺有关,所以我后来的教学都推崇让学生回到能够认识工艺、认识材料的工匠的状态,这是根本和基础所在。
四、小卖外立面部改造
我工作室的门口在十多年前是这样破旧的小卖部,当时来这之后研究出用啤酒箱改造。这种啤酒箱箱子中间有一个竖通的孔,正好可以把钢筋插进去。经过8到10年的时间仍然一点事没有。所以一个中转箱,只要有钢筋介入之后,从孔穿过去就可以把这个立面建构了。
当你回到工艺里时,很多事都可以解决掉。以前那么多的大师做的建筑90% 以上是混凝土建筑,但实际上我从学校到现在好像一直都没有对混凝土有真正的认知,也就是说没有对最底层的材料的学习,而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只能从书本到书本,从所谓的课堂到现场去观摩,但实际上设计和做科技一样,必须拆分到最底层的逻辑,比如科技你研究粒子,就得研究量子才能产生最大的创新。
建筑和设计一样,要回到最底层认知和学习。当更新最底层的认知时,才能够产生真正的设计的创新。像(人名A)做的这种粗野混动,安藤的丝绸, (人名B)都把混凝土做的跟石膏似的。
五、包豪斯式的教学与实践
我在东南大学4年的本科教学中让学生研究模具问题——消失的模具,就是用气球作为模具来表现这个混凝土的形态?用柔性模板,半开放的模板,比如滚动的流浆等等来研究。
这是用石蜡和混凝土混合浇筑完之后把石蜡用热水融出来,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办法。这是做器具。
在东南大学的课程时间比较短,只有两周的时间。后来在清华我用8周的课带学生以混凝土为工艺去制作学习,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包豪斯的教学方式。
我在东南自己做的砖看着很软,但后面留了一个接口,气柱可以直接插进去,从而把这个魔术做好。
这是一些数字的模板做的,这个干粘砖是把砖给碎掉之后,重新让砖墙又变成另外的一种方式。
【这个也是用PVC的材料打碎掉之后变成模板做的,后来这个已经变成一个建筑上的一个东西。还有其他的用泥土,用碳等等,这是劈开的,中间点用了缓硬剂,还加了一些砂石,最后浇完之后正好是一块方的,一掰开。它强度很低,可以掰开,相当于劈开了。特别粗的质感,但它整个非常规矩,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专栏器。这种东西可能是以前没有感受过的混凝土,所以我觉得会很有意思。这里头上面有个斗,这以做墙体,把那个籽、植物种子可以放进来再长出来,这是这样的一个契度的方式。后来在清华用混凝土工艺做了一个小房子,这个是表皮用泥土和混凝土混合在一起。用泥土做模板,打开之后土和混凝土混在一起,还有一些坑,那个地方它就是承载一些泥土。】
这种山里的房子能够利用挂的土和泥长出青苔,填满缝隙。这些东西都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比如这个装配式的由几个模块做的混凝土的拼插、用类似于光导纤维做的一些空间以及这种具有宗教性的空间等等。
我自己工作室做的混凝土的家具是在现场浇的,形成的“柔软的混凝土”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我之前做的张掖的风情村项目改造,张掖是大漠、黄土的感觉,我们当时发明了一种混土,在土里加了15% 到20% 的混凝土,这种土比一般的夯土好,能够受雨水侵蚀,不会被雨水侵蚀破坏。混土非常有强度,我们在农村的旧房改造中也用的混土,盖成后的效果也非常好。我认为混凝土是一个非常考验技术的活,所以我一直在研究它,这是我关于混凝土的底层逻辑的研究。
六、昭君博物馆
昭君博物馆跟前面的都不一样,它有窟窿眼和石头子,它的材料不是模具翻出来的仿夯土的东西,而是真正含有石头子的材料。它用了很多现代工艺,还使用了混凝剂等现代技术,在夯土风湿一样的环境插成之后在高压水中用水枪再喷掉,里面的石子就可以露出来达到图中的效果了。
七、理想国:武汉东西湖文化中心
今天的主题是城市的感知,我也非常想有机会在城市里做一个自己的理想国,这个实际上是在武汉东西湖的文化中心。我当时对整个城市非常悲观,觉得乱七八糟,缺少情趣,非常枯燥。这里面有文化中心、剧院、电影院、档案馆、图书馆等等一系列。
后来我想给自己造一个花园,十几万平米的房子围绕着花园展开,所有的房子都跟这个花园会发生关系。如果说要城市体验或者城市的自我理想的话,那这就是我最好的一个理想。因为整体上我对城市比较悲观,这个模型里承载了各种功能,有户外展场、轮滑空间、水幕电影。我们看到这个都市花园的效果图,广场是非常小和紧促的,这是以花园的方式来组织的一种项目,我认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花园。
墙面用到了揉皱的纸的效果,看起来比较轻盈不厚重,有一种失重的状态,正是我理想中的状态。
我们做了室内效果图,拉开后天光可以透过缝洒下来。所以我们在跨越多个边界做设计的时候最有意思。你还可以发现风管是用加密的办法来呈现的,书架顶部是一个风管,以前风管都会放到上面,但那样跨度大,荷载量大,吊顶也不会干净,所以这就是一个非常省的办法。
八、可变场景电梯
现在全国每年大概要做上万部的家装电梯,北京去年安装了大概2000部。那现在最大的电梯问题是什么?一要小,因为它对一层影响比较大,但是它现在小到了担架无法放进去。二是所有的水路电路这些竖向的东西都要移出到房子外面。原来的格局会影响到上下户,如果某一家没有人在家就不能维修。所以现在所有的改造都要求把水电线路移出来,我就把所有的竖向要素整个集合在一起。我们设计的这种电梯像一个后盖式的,软顶敞篷式的电梯,拉开帘后担架就可以进去。这个方案最后有这几种模式,可变模式下把延板拉开可以达到一米九的距离,实现了“空间革命”。
现在大型的器物比如大号液晶屏,根本抬不进电梯里面,装修时稍微大些的东西都需要用吊绳在屋顶上从户外吊或者用吊车,非常麻烦。而现在的老旧小区里又很少有能停这个吊车的空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前的力工搬一个是大概10块钱,现在有一种新搬家产业价格已经开到了500- 800,搬一个冰箱和重的电器基本都得这个钱,所以大家现在基本上都不搬了。这种电梯设计解决了空间的问题,同时体现了建筑师思,原来横向的连杆取消之后要求两翼刚度要形成足够的惯性距,惯性距会形成两个箱体,水、电、暖就可以放进去,这是一整套的系统逻辑设计出来的效果。建筑师是多元化的,有时候会化身一个小的发明家。
“通物性而审贵贱”出自魏晋时期的嵇康,嵇康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还会打铁和做木工,所以他才能说出“通物性而审贵贱”。
相关知识
可感知城市系列分享| 曹晓昕:通物以达器
“跨越边界”学术研讨会暨曹晓昕新书发布
惠达卫浴曹晓龙:“浴”见智净健康生活,成就健康卫浴ob欧宝体育官网专家
【让设计完美落地】—— 同昕国际
昕诺飞亮相GIB建筑展,持续发力健康高效照明创新
居然之家曹晓龙:数字化智能家装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家电快讯|2021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行业峰会举办
“暖昕计划”开启,合景·昕舍2021陪你拾光前行
让建筑可感知有温度 美的暖通与楼宇媒体品鉴行北京首站举行
让建筑可感知有温度 美的暖通与楼宇媒体品鉴行北京首站举行